手机版

|

微信公众平台

|

微信服务平台

|
当前位置:首页>品牌营销

品牌洞察丨换帅后的COSTA能否起死回生?

时间:2024-11-29   访问量:1264 来源:品牌与商业
近年来,中国咖啡市场蓬勃发展,涌现出一批新兴咖啡品牌,如瑞幸、库迪等,这些品牌凭借灵活的市场策略和价格优势迅速崛起,而一些老牌咖啡连锁品牌则逐渐走向没落,其中就包括曾经风光无限的COSTA

COSTA于2006年进入中国市场。凭借其独特的英伦风情迅速走红。同时,由于COSTA的门店通常选址在高端商圈,与星巴克“贴身”开店,一度还曾经被视为星巴克的强劲对手。
不过,COSTA在进入中国市场时主打的“第三空间”概念和高端定位与星巴克过于相似,但在产品价格高于后者的前提下,质量却并不稳定。与此同时,COSTA面对新兴品牌的冲击又显得举止失措。特别是在社交媒体和数字化营销方面的故步自封,更导致COSTA在消费者猎奇心态消退以后逐渐败下阵来,最终成为中国咖啡市场边缘化的品牌......

640.png

可口可乐也没能“挽狂澜于既倒”
2018年,可口可乐公司斥资51亿美元收购了COSTA,这一收购本被寄予厚望,希望通过可口可乐强大的分销系统和品牌影响力,推动COSTA在中国市场的发展。2022年,COSTA中国甚至曾对外表示,预计到2025年咖啡门店数量将达到1000家以上。然而,丰满的理想背后却是骨感的现实。
不可否认,借助可口可乐的渠道优势,COSTA在即饮市场获得了不错的成绩。2020年3月在中国推出即饮咖啡系列后,依托中粮可口可乐的渠道资源,COSTA成功入驻全国逾10万个零售网点。在可口可乐天猫旗舰店,COSTA的冷冰萃即溶咖啡、手冲挂耳咖啡及新款低糖轻乳茶也获得了不错的业绩。

根据窄门餐眼发布的最新数据,从2021年至2023年,COSTA的存量门店数量分别为431家、474家和453家,尽管在2022年有所增长,但到了2023年又有所回落。更严重的是,截至今年11月7日,COSTA在全国的门店数量已经锐减至389家,这意味着今年以来COSTA累计净关闭了64家门店。

特别是在一线城市,COSTA的门店数量呈现出明显的缩减趋势。据大众点评的数据显示,目前COSTA在北京、上海、广州和深圳的门店数量分别为85家、94家、11家和1家。在华南地区,COSTA的红色身影甚至已经变得难以寻觅,这反映出该品牌在区域市场上的布局正遭遇重大挫折。

640 (1).png

本土品牌将COSTA们拉下神坛

事实上,和COSTA类似的还有太平洋咖啡。自2021年以来,太平洋咖啡在中国市场也开始经历规模性的闭店潮。到2023年,其门店数量已经缩减至约300家。在今年,根据窄门餐眼提供的最新数据,太平洋咖啡目前的门店数量进一步减少至168家。其中,位于内地的门店更是锐减至仅有63家。

在中国咖啡市场不断成长的背景下,COSTA们何以如此不堪?究其根源,还是本土品牌的快速增长,以及洋品牌对中国用户理解不深的原因所致。

根据相关数据,中国咖啡消耗量在近10年内增长167%,达到35万吨,显示出市场对咖啡日益增长的需求。现磨咖啡市场规模超过1200亿元,并有望快速成为消费主流。与此同时,咖啡消费场景也日益丰富,包括专业咖啡连锁、快餐、茶饮、便利店等多种渠道。

虽然市场一片繁荣,不过与西方却有所不同,中国咖啡的主力消费群体以年轻人和上班族为主。他们更加注重品牌的年轻化、个性化和价格优势。在这样的环境下,竞争自然异常激烈。

瑞幸咖啡凭借其低价策略和线上流量优势,迅速赢得了年轻用户的喜爱。星巴克则得益于入市较早,且通过不断创新产品和提升服务质量,再加上足够多的门店,勉强保持了其在高端市场的领先地位。此外,一些新兴品牌如库迪、NOWWA挪瓦等也通过独特的品牌定位和低价格的市场策略,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的关注。

相比之下,COSTA和太平洋等品牌在年轻用户中的影响力却逐渐减弱。其高端定位和高昂价格使得年轻用户望而却步,而其在社交媒体和数字化营销方面的不足,更导致其与年轻用户严重脱节。

640 (2).png

上一篇:在这个双11购物节,中小商家的表现令人略感意外

下一篇:品牌洞察丨今天的抖音和美团,是否如当年的腾讯和淘宝?

认证

Copyright 2023 www.zgjaw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警安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400-800-6589 举报邮箱:jubao@zgjaw.com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
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鲁B2-20220236 鲁ICP备19045998号-3

鲁公网安备 3713210237160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