互联网具有自由度高、互动性强、使用成本低、方便快捷和虚拟程度高的特点,已成为高校学生学习交流、休闲购物、社交娱乐的重要平台。作为我国网民的重要群体之一的高校学生,正处于价值观未成型、社会阅历有限的阶段,加之网络犯罪手段多样且难以察觉,高校学生容易被网络犯罪分子诱骗,比如,跨境电信诈骗、刷单诈骗、中奖诈骗、注销校园贷诈骗等等,不法分子的诈骗手段层出不穷,高校学生网络安全受到较大威胁。为了解高校学生网络安全现状,中国警察网联合中国应急管理学会校园安全专委会联合发布《“开学季”高校学生网络安全风险预警报告》,报告指出,高校学生存在网络安全的脆弱性高、对网络安全知识的重视程度低和不安全上网行为较多三类风险,并提出防范建议。
高校学生网络安全存在三大风险
高校学生网络安全风险一:高校学生网络安全的脆弱性高。
高校学生社会经验不足,是网络诈骗犯瞄准的对象。调查显示高校学生经历的网络安全事件种类较多,频率较高(见表1)。因网络安全事件造成一千元以上经济损失的学生占比达22.3%(见图1)。
高校学生网络安全风险二:高校学生对网络安全知识的重视程度低。
高校学生通常通过集体学习的方式被动学习网络安全知识,对网络安全知识获取的主动性较低。同时,高校网络安全教育存在教育形式僵化、主题不均衡和课程设置不合理三方面的问题。
高校学生网络安全风险三:高校学生的不安全上网行为较多。
调查显示,超过20%的学生存在不安全网络使用行为,其中24.5%的高校学生下载软件不考虑渠道的正规性,22.7%的高校学生会点击未知发件人邮件、短信的链接,且19.8%的学生在被骗取少量资金后选择隐瞒,不告诉家长或老师。
图3 高校学生不安全网络使用行为
高校学生网络安全风险防范的三项建议
高校学生网络安全风险防范建议一:增强学生网络安全意识
高校要积极打造校园网络安全文化氛围,通过网络安全图片宣传、知识竞赛、话剧表演等多种活动强化学生网络安全意识。学生要加强网络安全法律知识学习,从知法到懂法到用法,维护自身权益;同时要学会识别网络安全风险,掌握网络安全防范技能,提高自我保护能力。
高校学生网络安全风险防范建议二:提高网络安全教育的针对性
充分了解学生在网络安全知识方面的短板,根据学生知识短板和现实需要扩宽教育主题;充分调动高校学生学习网络安全知识的主动性,提高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效果。
高校学生网络安全风险防范建议三:加大高校网络安全治理力度
引进网络安全防御系统,吸纳专业技术人才,加强监控高校学生不安全网络行为;与公安部门联合,实时公示不良网站,在学生中普及反诈APP,对学生不安全上网行为进行警示和规劝。
Copyright 2023 www.zgjaw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警安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400-800-6589 举报邮箱:jubao@zgjaw.com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
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鲁B2-20220236 鲁ICP备19045998号-3